英語世界的這一危機在小語種地區(qū)將變成一場災難。英語市場的規(guī)模非常龐大,廣告主愿意支出很大一筆費用,以覆蓋經常訪問《紐約時報》和《衛(wèi)報》網站的數千萬讀者。不過葡萄牙語市場的規(guī)模相對小很多,無法支撐專門的互聯網新聞業(yè)務。如果沒有人再愿意付費購買老式的報紙,那么葡萄牙語地區(qū)的民主將發(fā)生什么變化?
博客無法承擔這樣的重任。對國內和國際事件的一流報道不是業(yè)余人士能做到的。這需要大量培訓、龐大的人際關系網以及大筆費用。這要求記者擁有很好的技巧,為普通大眾撰寫新聞,因為他們的讀者并不是學術專家或智庫政策專家。此外,這也需要編輯很好地平衡新聞機構的長期可信度以及每一天的熱門新聞。博客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如果缺乏合適的商業(yè)模式,博客將演變成“后現代的噩夢”,數百萬人將信口開河,而不再關注事實真相。
我們不能坐等“無形的手”為嚴肅新聞制作創(chuàng)造新的商業(yè)模式??梢钥匆?,財經類媒體已相對成功地說服讀者付費閱讀新聞,而主流媒體正試圖復制這樣的成功。不過如果數千萬讀者并不愿意接受付費模式,那么目前是時候去探討創(chuàng)新的方式。
第一眼來看,依靠BBC式的解決方案是一個錯誤。政府提供主要新聞來源是一回事,而允許政府壟斷新聞報道又是另一回事。當政府本身出現問題時,這將宣告對事實真相探求的死亡。在小語種地區(qū),這樣的風險尤為巨大,因為外部媒體無法作為替代品。
根據我們的方案,互聯網上每篇新聞的末尾都應當詢問讀者,這篇文章是否對他們的政治認識有所幫助。如果如此,讀者可以點擊“是”選項,并向“國家新聞基金會”發(fā)送消息。國家新聞基金會可以從政府獲得撥款,并根據讀者對新聞網站的反饋向這些網站撥付運營資金。
盡管互聯網可能摧毀了報紙的傳統商業(yè)模式,但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創(chuàng)造新的分發(fā)體系,在21世紀中更好地推動思想交流。在預算削減的情況下,《華盛頓郵報》被出售無法說服國會成立國家新聞基金會,不過歐洲國家領袖將可能有所作為。法國、德國、挪威和荷蘭等國家有著支持本國文化的傳統。如果某個國家邁出一步并獲得成功,那么其他國家將會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