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攜8700萬巨款潛逃國外”、“賈斯汀·伯格竟是51歲戀童癖”、“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是個詐騙犯”、“google要銷毀所有它搜索不到的資料”……每一條“新聞”讓人看了以后全部都可以用“?!!”來形容內心的震驚,難道世界瘋了嗎?
請耐心把整條消息看完,看到最后露出的“洋蔥”二字,終于可以放心了,世界到底還是正常的,“洋蔥新聞”這一次又得逞了。
什么,從沒聽過“洋蔥新聞”?那么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你錯過了一個體驗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意玩笑的機會———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假新聞”,不過從今天開始知道也還不算晚。
靠著從不說真話的新聞
做成了媒體“帝國”
報紙:一份沒有一句真話的“報紙”能有多大銷量?洋蔥做得真不賴,在美國“報紙”的發(fā)行量是69萬份。據說它甚至擊垮了發(fā)家地的當地報紙,導致人家大量裁員。
《洋蔥新聞》十分聰明,其所有新聞均以美國聯合通訊社規(guī)格報道?;闹嚨膬热菖渖厦绹侣勀钦?guī)的口吻,本身就是最大的笑點。
在那篇有名的特寫《國際詐騙犯奧巴馬攜8500萬美元逃離美國》中,“記者”正兒八經地描述,奧巴馬不僅“騙”了美國人,據說他還在非洲43個國家都贏得選舉,報道有評論,有敘述,還有貌似真實的“采訪”:機場目睹其逃跑的證人,有FBI探員,探員還總結了奧巴馬“無可挑剔的詐騙公式”———一個絕望的國家+希望+大膽的未來承諾=大把鈔票。
據說洋蔥新聞曾多次申請“普利策獎”,“假新聞”申請“普利策”,大概這也是洋蔥的創(chuàng)意之一吧。
互聯網:也許“洋蔥”很難得到“最佳新聞獎”,但是《時代》雜志卻給了洋蔥最佳網站獎。從2007年起,“洋蔥”建立了O N N,即洋蔥新聞網(the O nionN ew s N et w ork)。O N N的電視節(jié)目與美國電視新聞的節(jié)目形式完全一樣,有新聞主播、談話嘉賓、采訪對象,內容包括時事、教育、文化、娛樂和科技等。只不過一切其實都是一種“表演”。
例如那段經典的“蘋果出品m acw heel”,視頻畫面上,人滿為患的蘋果商店里,一群人圍著一個鍵盤變?yōu)檩喰慰刂破鞯膍 acbook,工程師在一旁認真講解,絕對不帶一點玩笑的表情。讓人忍不住嘀咕:難道這次洋蔥認真了?不,它永遠不會。
電影:“洋蔥”2008年出品大電影《洋蔥電影》,把美國乃至世界好好調侃了一遍。長著一副典型美國anchorm an(實力雄厚的主播)臉、名叫“norm”(規(guī)范)的老先生認真地播報一條條荒謬的新聞:今天上午,互聯網斷線三小時,我國的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87%的美國公民體重超標,首席醫(yī)療部門決定重新設定肥胖的標準,從原來的脂肪比重55%上升到現在的90%,肥胖人數大為下降,這項政策贏得好評;一個名叫Frankel的18歲男孩,為其在工作場所的“被性騷擾權”起訴所有女同事,因為“半年來從沒有女同事對我進行性騷擾”……
電視:地球人阻止不了的事,不止是海底撈。洋蔥現在也要有電視節(jié)目了。預計“洋蔥電視新聞”將出現在英國天空電視藝術頻道。負責人聲稱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無人不知的新聞頻道,就像FoxN ew s和CN N。當然他們會少談政治話題,繼續(xù)發(fā)揚傳統(tǒng)精神開各大有線電視的玩笑。
未來新聞:只有你想不到的新聞,沒有他們編不出的故事。洋蔥新聞近日又開辟了新的欄目———N ew sFrom the Future(來自未來的新聞)。在新一期節(jié)目里他們播放了2137年的新聞。視頻中說道,在未來的100多年,洋蔥新聞仍舊是地球上最值得信賴的新聞機構,O N N已經發(fā)展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媒體帝國,每天24小時為地球公民提供最高質量的新聞。這群創(chuàng)意十足的家伙自夸的同時不忘損人,讓我們看到了2137年地球上僅存的一個巴勒斯坦人和僅存的一個以色列人仍舊在打仗,不是,是在打架。除此之外,“洋蔥”還有廣播、在線雜志、網絡檔案檢索,說它是傳媒帝國,并不夸張。
什么是“洋蔥”theonion?
“洋蔥”是個和新聞“過不去”的組織,最擅長的事就是“編造”新聞、調侃和諷刺社會,內容無所不包,從當地新聞到國內外的消息全都逃不過被它“使用”。
“洋蔥”最經典的部分是它非常富有想象力地將一般的調侃升級為一絲不茍的模仿。編輯們認真研究發(fā)生的新聞事件,然后在原有新聞的內容基礎上,把犀利尖銳的評價用“改寫”甚至“編造”的方式體現,洋蔥新聞不是真的,但是你也絕不能說它完全是假的,夸張的想象力和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造就了全世界最另類的評論。
據說取名為“洋蔥”,意喻一個事件包括多層因素,要一層層地剝,從不同層面去觀察,才能看到本質。但是也還有另一個聽起來不那么裝逼的版本:最初的“洋蔥”只是兩個美國麥迪遜市的窮學生,在一家比薩店老板贊助下做出的東西,“小報”內容幽默,吸引了很多學生來吃吃飯,而這些窮學生最愛的就是洋蔥口味的比薩。
現在“洋蔥”依舊被年輕人喜愛,但是不再局限于一個比薩店,幾乎世界各地都有它粉絲。過去的洋蔥靠幾個編輯的勤奮,而現在更多來自這些粉絲,撰稿人的熱情和創(chuàng)意出乎洋蔥的想象力。
你被“洋蔥”騙過嗎?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洋蔥”不是真的,但是世界總是需要有人“不一樣”而變得更加有愛,這里特指那些相信了洋蔥新聞的人。
A .2002年,《北京晚報》把一則洋蔥假新聞當成真新聞報道出來,說美國國會威脅要離開華盛頓,搬遷到其他地方,除非政府按照他們的要求把議會大廈的拱頂改建成可回收式樣。
B 。“億萬富翁馬克·庫班收購全美體育俱樂部”的故事引來一名體育迷驚慌失措的電話。
C 。“一位商場槍擊事件受害者拒絕死在過于女性化的蠟燭商店,在因失血過多昏倒前,憑借堅強的毅力爬進了旁邊的冠軍體育用品商店。”看完這則新聞,這家冠軍體育連鎖店竟然專門打電話給編輯部,提出愿意獎勵故事中提到的那位正在醫(yī)院康復的槍擊受害者。
……
洋蔥只是創(chuàng)意奉上一場華麗模仿秀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教授羅文輝
“洋蔥新聞”雖然有這樣的名字,但是它和新聞完全是兩回事情,實際上,它就是一場華麗的模仿秀,創(chuàng)意是其中的主角。
不少人被洋蔥新聞“騙”過,不過一笑了之,如果要認真探究是不是對新聞的倫理道德產生影響就大可不必了。
其實在臺灣有很多這樣的娛樂節(jié)目,用模仿新聞,調侃政界、文化界或者娛樂界本身。當然,里面看到的所有的政治人物、文化娛樂明星———也許其中有幾個長得很像,但也絕對不能和它模仿的事物畫等號,所以對于洋蔥新聞,有人投訴,有人說是假新聞,違反新聞倫理,是沒有必要的,它本身不屬于新聞,更不能用新聞的標準去規(guī)范,如果非得要規(guī)范,恐怕也應該是演員職業(yè)道德。